费芸芸,任伟.多发性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12):2356-2357. |
多发性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
投稿时间:2015-08-28 |
DOI: |
中文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致病菌 低蛋白血症 贫血 预后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419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目的 比较分析多发性腹透相关性腹膜炎与单发性腹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4月—2015年4月在该院腹透中心行腹透置管并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发生多发性与单发性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预后情况。将1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的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定义为多发性腹膜炎(多发组),1年内仅发生1次腹膜炎定义为单发性腹膜炎(单发组)。结果 单发组48例,共发生腹膜炎52例次,多发组11例,共发生腹膜炎28例次。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组成、腹膜炎诱因、第一次腹膜炎距开始行腹膜透析的时间、血清肌酐、尿素氮、血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腹膜透析操作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组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单发组,而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单发组相比,多发组患者基础病更多为糖尿病肾病。两组的临床预后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低白蛋白血症、贫血等营养不良、基础病为糖尿病肾病及由保姆辅助操作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多发性腹膜炎,多发性腹膜炎患者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感染率增加,拔管率增加,预后差。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