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红,代国方,王学惠.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影响比较[J].安徽医药,2016,20(4):742-743. |
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影响比较 |
|
投稿时间:2015-12-28 |
DOI: |
中文关键词: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急性心梗死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 142300410191)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影响比较张超红1,代国方2,王学惠3 (1.三门峡黄河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2.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3.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卫辉 453100)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行PCI术后的影响比较张超红1,代国方2,王学惠3 |
|
摘要点击次数: 3067 |
全文下载次数: 136 |
中文摘要: |
目的 比较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H型高血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法将85例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血栓抽吸组与替罗非班组,45例血栓抽吸组先行血栓抽吸后行PCI治疗,40例替罗非班组则于造影后采取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ST段回落率、手术前后心肌标记物、心功能及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血栓抽吸组慢血流或无复流、ST段回落、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84.4%、14.3%,较替罗非班组的15.0%、62.5%、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CK-MB、TnI、Hcy、LVEF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组治疗后CK-MB、TnI水平分别为(14.6±5.2)、(34.3±21.0)μg·L-1,较替罗非班组的(20.2±6.4)、(45.2±22.4) 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对AMI伴H型高血压患者PCI术后心肌及心功能均有保护作用,但血栓抽吸相比替罗非班随访心血管事件明显少,且更能有效预防或减少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