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开富,孙凯,孙炳伟.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miR-19a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药,2016,20(6):1135-1137. |
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miR-19a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
|
投稿时间:2016-04-06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脑梗死 微Rnas 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抵抗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面上项目(BK2012703) |
|
摘要点击次数: 2851 |
全文下载次数: 84 |
中文摘要: |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miR-19a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37例,收集临床资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小板中miR-19a表达,利用血小板聚集实验判别阿司匹林抵抗(AR)和非AR,利用Kaplan-Meier法对AR和非AR无终点事件生存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8例(27.7%)发生AR,99例(72.3%)为非AR;AR患者血小板中miR-19a相对表达量为(1.42±0.15),显著高于非AR患者血小板中miR-19a相对表达量(1.1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3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19a相对表达量上升和合并2型糖尿病是影响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3和1.48,P<0.05);AR患者中9例(23.7%)发生终点事件,而非AR患者中仅有7例(7.1%)发生终点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8,P=0.00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R患者无终点事件中位时间146.8d,非AR患者无终点事件中位时间16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1,P=0.006)。结论 AR患者血小板中miR-19a表达上调,是影响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能影响患者预后。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